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,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结合的“大思政课”,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、长才干、作贡献,努力成为有理想、敢担当、能吃苦、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。7月2日至9日,由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文化信息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16名师生组成的“索玛花开·平安彝寨”彝路同行者民族团结志愿团暑期“三下乡”服务队,奔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螺髻山镇波洛坪村、德育村等6个定点帮扶村,开展了“民族团结我践行”主题实践活动。

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书记、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》教研室主任马新怡以《“彝心向党·共谱华章”——彝族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和谐共生》为主题,结合普格县的发展实际,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党的政策和青年学生的责任担当,鼓励青年学生要以专业知识为支撑,做理想信念的“践行者”、能力提升的“奋进者”、创新实践的“先行者”和扎根乡土的“奉献者”。并期待同学们以每年暑期的“三下乡”实践活动为契机,深入田间地头、村寨农家、文旅生活馆等,深入了解乡村发展需求,运用专业优势,助力地方发展特色产业、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、规范旅游管理、打造文化品牌,以青春的创造力和实干精神,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。

本次活动,是马克思主义学院(马吉宏名师工作室)结合二级学院依托专业通过“三下乡”形式开展思政教育教学改革、服务地方发展的重要实践。今后,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结合自身特色与二级学院的专业优势,深入乡村,把理论宣讲的课堂搬到百姓身边,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读懂国情民情,在奉献担当中淬炼青春本色,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青年的奋进答卷。
马新怡/文 阿绒西绕丹增/图